您的位置: 首页>警示案例
这都是人才啊,就是没干好事儿
发布日期:2022-12-27 | 文章来源:公安部网安局


不法分子通过种种手段

窃取、贩卖公民个人信息

你我身边

就有各种“防不胜防”的套路

有些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只可惜那“聪明劲儿”和“勤奋”

没用对地方


1 “励志”


2022年7月,甘肃定西岷县公安局网安大队工作发现一个以赖某某为首,冒充国内某互联网支付公司员工,非法获取、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


赖某某先后发展组织20多人在四川、江西、甘肃等地农村地区活动,他们以帮助免费激活医保卡、方便就医为由,骗取信任后,违规大量获取群众身份证、电话号码、人脸信息等个人信息。


获取信息后,他们将非法采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安排专人注册支付、短视频、购物等网络平台账号,再卖给上线犯罪团伙,用于帮信犯罪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这伙人分工分组,长期驻扎在各个村里,驻村期间吃住都在车上,号称:业绩完不成,坚决不出村!


就……怎么说呢,这“敬业”精神真是……用错了地方。



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先后历时四个月,在甘肃、四川、江苏、河北等地将赖某某及其上线帮信团伙全部抓获到案。


警方成功摧毁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团伙各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7人,现场查获作案电脑23台、手机120余部、电话卡58张、银行卡63张,查处涉案资金180多万元。


目前,该案已被移送起诉至检察院。


2 “戏精”


2022年11月份,甘肃定西临洮县公安局网安大队工作发现一条本地某运营商员工网上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线索。


经查,某运营商营业点工作人员向某某利用工作便利,将大量公民提供的办卡个人信息及电话号码以每条10-15元不等的价格贩卖给电信诈骗黑灰产业人员进行牟利。


随着金钱流入腰包,向某某越来越丧失一个从业人员该有的职业操守,甚至开始发展身边同事及其他运营商员工参与贩卖公民个人信息。



向某某被抓后,“戏精”附体,竟然装疯卖傻、手舞足蹈。


就无语都……直到公安机关将相关犯罪证据摆在其面前后,他才声泪俱下表示自己也是受人蛊惑、利益熏心,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


目前,案件已移送起诉至检察院。


这都什么人啊

咱老百姓啊就记住

手机千万别离手

验证码千万别告诉别人

咱清清白白的个人信息

绝不应成为犯罪分子的

骗人利器


编辑:次旦

img2.png

电话

举报电话

0891-6315315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