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大订单”
看似利润可观、需求简单
你以为“大生意”从天而降
实际上已经落入骗子的圈套
近日
湖北省郧西县公安局刑侦大队
破获一起“订单式”诈骗花店案
为受害人挽回全部损失
“大订单”找上门
5月7日,一名自称“消防大队队长”的人加了邓女士微信,对方称要定制八对周年花篮,以及大批量绿植,并且出价远高于市场价格。
在亮明工作证件、明确订购意向后,对方提出要邓女士代为采购,并发来供货商的企业微信,称其已经将118000元钱转到了邓女士银行卡,两天后就会到账,并提供了转账记录和短信提醒截图。
单位采购、出手“阔绰”,“大订单”找上门,邓女士深信不疑。为促成这笔订单,邓女士便答应代为采购。在与“绿植供应商”联系后,按指示先后通过手机银行向对方指定账户分2次转账7.68万元。“供应商”收款后便联系不上了,邓女士几经周折,联系了消防大队的工作人员,对方说没有此人,也根本没有采购花篮、绿植的事情。邓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立即到刑侦大队报案。
追回涉案资金
接警后,郧西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迅速展开行动,循线追踪,锁定涉案嫌疑人魏某某,并在陕西省咸阳市将其抓获归案。
经查,2024年5月,涉案嫌疑人魏某某将自己的银行卡转借他人使用,并提供取现服务,以图从中非法获利,致使邓女士被骗资金经其银行卡转走,其行为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魏某某到案后,经民警释法析理,其积极配合将卡内冻结余额2.88万元取出,并且退赔受害人其余损失4.8万元。至此受害人邓女士全部损失被如数追回。
▲返还受害人被骗资金
目前,魏某某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仍在侦办中。
诈骗套路解析
1、骗子自称某公职单位的采购人员,与受害人取得联系,谎称单位需要采购相关物品。
2、利用假身份和大订单获取受害人信任后,接下来骗子会声称需要某些特定物品,让受害人帮其代购。
3、一旦受害人同意垫资购买指定物品,骗子会提供“供应商”联系方式,编造谎话称自己不方便与供应商直接对接,让受害人代为联系买货。
4、为了打消受害人疑虑,骗子会发来虚假的转账凭证,并编造设置了延迟收款等理由。
5、待受害人转账垫付后,会发现对方迟迟没有回应,或者自己已被拉黑,才惊觉被骗。
正规单位采购物品都会有明确的采购规章和流程,但凡接到知名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采购订单时,务必认真核实订货人身份,在没核实到收款信息之前,不要轻易代付,如无法核实对方身份及到账信息,请终止交易,切勿急于促成大额订单而落入骗子的圈套,导致上当受骗。
(编辑: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