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春天,随着温度的升高,皮肤毛孔舒展,而供应大脑的氧气相应减少,于是出现了懒洋洋、昏昏欲睡等现象,也就是常见的春困。有人认为,春困不用特别在意,过段时间会自己恢复作息时间。
这是真的吗?专家表示,除季节变化、未休息好等外界因素之外,春困也有可能是身体给你发出的健康信号。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邢俊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天气回暖,皮肤毛细血管也开始舒张,更多的血液分布到体表,大血管血容量相对减少,造成血压偏低或降得过快,从而造成大脑缺血缺氧,出现犯困的现象。“但正常人群在换季时出现的困乏感,会在身体的自我调节之后恢复正常。”
虽说春困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如果长时间频繁犯困,就可能是病理性现象,需要引起重视。
“春季天气忽冷忽热,对血压的波动影响相对较大。对患有高血压这类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关注血压变化很重要。”邢俊武解释,血压降低,就会引起脑供血不足、心脏供血不足等情况,头晕、头疼、嗜睡等现象随之而来。“典型的低血压患者就很容易整天处于没有精神、提不起精神的状态,这是因为脑灌注受到了影响,需要及时对症治疗,改善相关症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张小明表示,血液黏稠度高的人也会有频繁“犯困”的现象。血液黏稠度高首先会影响人体的毛细血管。如果毛细血管拥堵,导致营养物质无法送到器官细胞里,就可能会引起头昏眼花、头疼、精力不足,甚至影响到心脏导致胸闷气短,还可能影响别的器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张力三告诉记者,周期性腿动症也是一种睡眠疾病。它是由于晚上睡觉的时候在某些阶段,腿会周期性抽动,一抽动脑电波会改变,会从深睡眠变成浅睡眠。这样的情况多了以后,就会导致白天疲倦、犯困、疲乏等现象。
那应该怎么办呢?如果没有病因的嗜睡和春困,那就是困倦,无需特殊的治疗。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早睡早起,不熬夜。如果发现近期明显白天睡眠增多,我们要警惕是不是潜在疾病的发生,及时就医。
积极的体育锻炼,饮食上做到清淡,戒烟,饮酒不能过量,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做好心脑血管病高发因素的预防,对于预防春困、嗜睡,也有重要意义。
最后,还要注意夜间有没有睡眠呼吸暂停的情况,有没有心衰的情况,比如脚肿、气促等表现,如果有了,一定要及时就医。
(编辑:杨佳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