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上午9时5分,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生。地震震级高、烈度大,造成126名同胞不幸遇难,27248户房屋受损,其中倒塌房屋3612户。地震波及定日、拉孜、萨迦、萨嘎、定结等5个县26个乡镇206个村(社区),约6.15万名群众不同程度受灾。,灾后重建工作十分艰巨。谨防一些骗子毫无人性,依然借此机会大发“国难财”。
灾难初期,由于基础设施的破坏与通讯的阻隔,骗子行骗的途径骤然减少,但随着通讯与社会秩序的逐渐恢复,大家都要重新生活,理赔、挣钱、交易等需求迅速上升,各色诈骗又开始活跃起来。为此,日喀则市反诈中心整理了一些灾后针对爱心人士的常见的诈骗陷阱,希望全国人民提高警惕。支援灾区,莫让不法分子利用了你的爱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群情激昂,纷纷慷慨解囊相助,骗子却利用大家的善心大肆行骗,其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仿冒慈善机构发布捐款需求,诱导点击钓鱼网站或木马病毒链接,窃取手机与密码资料,趁机转移受害者财产。
河南暴雨受灾期间,北京朝阳一位9岁女孩,因为向灾情区献爱心,在钓鱼网站上捐款1元,在诈骗份子的诱导下输入了父亲银行卡、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密码,最终导致父亲银行卡中6万元均被转走。
套路分析
骗子打着捐款返现、送福利等的旗号,诱骗受害者捐款,以此实施诈骗。通过山寨软件、虚假网站等诱导受害者转账,或提供支付密码、银行卡号等信息,盗刷账户内资金。
二是冒充领导、灾民或志愿者混入微信群,或者在抖音、快手等软件上发布虚假灾区信息,以“号召”、“卖惨”式的话术诈骗群成员“捐款”,之后退群跑路。
套路分析
骗子冒充受灾群众,以地震导致生活受影响等各种理由向网友求助、借钱,利用大众的爱心实施诈骗,骗取钱财。或趁机出售防汛物资、滞销商品等,诱骗受害者转账、付款,收到货款后不发货。
此外,还有骗子冒充红十字会等公益慈善组织,在微博、朋友圈发布募捐信息和虚假的二维码,诱导捐款,骗取钱财。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编辑:唐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