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网络博主使用AI技术“复活”逝世明星的做法备受争议。李玟、高以翔、乔任梁、张国荣、黄家驹等等已逝的公众人物都被使用AI技术重现。而在这类AI视频评论区,有人打着温情的名义,趁机做起AI推广、收费服务。
据媒体报道,高以翔家人和乔任梁父亲等相继喊话相关博主,不能接受此类视频,要求立即下架有关视频。
还有网友表示:建议起诉!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生成式AI兴起以来,“AI复活亲人”已成产业链,甚至每个人都可以实现“数字永生”。
据报道,春节前夕,电商平台上有部分商家推出了“AI复活亲人”服务,最低只要10块钱,平台数据显示,有商家已经售出了超过400单。
3月13日,记者与一位相关AI视频博主联系,对方迅速发来了一则收费清单,简单表示:制作逝世艺人的视频不收费,复活其他逝者则要授权一定手工费,198元~598元不等。
广东金轮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高级合伙人林昭润表示,AI复活离世明星,如果未经逝者近亲属同意,是可能构成侵权的。虽然我国民法典十三条规定,自然人死亡后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也就是说直接说侵犯逝者肖像权、名誉权并不准确,但实际上其人格权益仍然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依据我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四条规定,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为此,逝者亲属认为逝者肖像、名誉等受到侵害时,有权依据上述法律规定依法提起民事诉讼,维护合法权益。
然而,有的制作发布者认为,只要不以盈利为目的,不用作商业用途,就不会有侵权风险?对此,上海融力天闻(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女欢表示,不管是否以商业用途为目的,未经逝者亲属同意AI复活逝者的行为,这可能会造成逝者近亲属精神利益或财产利益的损害,这种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也违背了社会伦理和道德底线。
如果认为权益受到侵害,赵女欢律师建议,逝者亲属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权,要求侵权者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消除影响等。在提起诉讼前,建议先收集并固定相关证据,如有关AI复活离世者的影像资料、传播渠道、传播范围及造成的影响、涉嫌侵权者的身份信息等证据。同时,由于互联网资料有高度的可变性,可通过公证方式对互联网资料进行提取、保存和认证,增强证据的可信度和法律效力。
(编辑:伟兰)